1、词语方面明确指出要学会附表内容
附表中的内容为前缀后缀及缩写等,而这类附表的内容在以往的大纲中一直存在,只不过今年作出了明确的学会需要,但这并可能不是考试中要考查的重点。这个变化正像2013年的大纲较2012年的大纲明确提出总词语量不变,但去掉59个词,又新增59个词一样。去年新增的59个词其实85%来自的超纲词,去年的大纲明确了这个变化,但并没在2013的中作重点考查。所以大伙不必把这个新增的学会需要视为复习的负担。
2、写作的评分标准
中公考研讲师指出,写作评分标准中,对第三档第四档的表述,有部分文字稍作调整。第三档的“内容较连贯”变为“内容基本连贯”第四档则把“层次基本明确”变为“层次较明确”。第三档减少了困难程度,而第四档提高了困难程度,想要获得分,拉开分数差距,大伙要愈加努力啦。
3、答卷卡
由原来的2张答卷卡变为1张答卷卡。因为刚刚发布的新大纲,大伙对下面的复习要做些哪种安排规划呢?中公考研互联网课堂考研英语讲师建议大伙从以下三方面着手:
第一,冲刺应该注意整理式复习
基础和强化阶段大伙分模块复习,逐项突破。到了冲刺阶段,要三个小时一套题一套题地复习。大纲中明确了考试时间180分钟,三个小时,且没分项的时间规定,大伙在考试中就多了时间安排上的自由。
第二,冲刺阶段两个回归
基础阶段大家把重点放在词语和长难句剖析。强化阶段重点在精研上。不少同学觉得,冲刺阶段要做模拟题,但这种想法不可取。大家到冲刺阶段要做到两个回归:能力提高与。能力提高,就是要去查缺补漏回归,就是不要一味地做模拟题,多研究,找出复习中的思维盲区。怎么样找出思维盲区呢,大家要列举出之前做中的错题,细致入微地剖析。如何才算细致入微,以阅读为例,就是要结合四个选项和全文,找源于己的理解误区,并且能找出改正错误的对策。
最后,答卷顺序安排
由于考试中各题型的占比有非常大的差异,有芝麻有西瓜,所以大伙就能对做题顺序有我们的安排。不少考生备考时三个小时的答卷时间就非常紧张,到了考场上就会感觉时间愈加不够用。怎么样能尽量多地得分,大家也可以芝麻西瓜按部就班地抓,但更明智的做法是先抓西瓜。中公考研讲师建议,既然阅读和写作占到了考试分数的70%,大家的重点就应放在阅读和写作上。大家建议先做两篇阅读理解,再写小作文,然后再做两篇阅读理解,再去写大作文,如此在时间相对充裕心态相对平稳的状况下拿下这两大要紧模块。阅读整体花费70–75分钟,大作文20–25分钟,小作文15–20分钟。这里有一个好处是,当你在构思作文时,假如碰到相对不熟知的话题时,可以摘取阅读中的句型和素材来为你所用。
而剩余的新题型、翻译和完型这三个模块,它们的得分率在考试中依次减少,也就是完型是得分率最低的。不少学生觉得这三项我放到最后,平均时间都匆匆忙忙都做了,或许侥幸可以得到幸运分。中公考研讲师不主张如此做,而是在时间不够的状况下,舍弃一项,专心攻下两项。
更多考研精华资料、时时资讯、经验推荐请加考研交流群QQ116054000